Since 2000
学历提升,资格考证
登录
注册

欢迎登录启航网校

立即注册

欢迎注册启航网校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最新资讯

启航网校新闻

  •   【法学:地域之花盛开】  不同的地域特点让法学带着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风味”。  在法学考研人的心中,“北大、人大、法大”三所高校是北方坚不可摧的丰碑,似乎从名字中就透着那么一股法学的辉煌气质。无数考生向首都进军,为的就是体验一把皇城的魅力。  山城梦绕,在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西南政法大学共有15位学子入选,在50名入选者中占30%,让中国法学界洋溢着一股山城的“热辣”气息。  吉:法理之源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最适合用冷静的心灵去聆听并分析社会问题;而长春厚重的历史积淀也让吉林大学的法学人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沉郁之气。  现就读于吉林大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2年级的张同学表示:“吉大的法学重视理论研究,重视现代社会中法学理论的拓展,导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法学精神去看待问题。”实现公平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等问题的最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律规范。吉大的法学强在法学理论,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是国内法学理论领域惟一的重点研究基地。张文显教授从80年代初就开始注重对法律经济学的介绍和研究,广泛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产权制度及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知识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等等。  此外,吉大的法理学、西方法哲学、法学文艺学、法学社会学等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是填补国内空白,北大、人大等许多高校的法理名师都是出自吉大,因此吉大素有“法理之源”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吉大的法学人一般都有学习外语的习惯,如果学生能精通韩语或日语则更是如虎添翼。在大连、青岛等地,用人企业对于精通打贸易官司的法学人才需求强烈。  浙:突出英美法  已经历过一次考研的赵同学一心想考取苏州大学的法学院。他的目的很明确:“我想在苏州成为一名律师,因为这里有数不清的外资企业。”  苏州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周烨告诉笔者:“苏州大学法学历史很长,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树立自己的特色。1915年,苏大前身东吴大学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而现在的苏大法学同样也是国内开展英美法系研究及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的前沿阵地。英美法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苏大法学人,在江苏南部地区顶尖级的律师事务所...
    2021-08-17
  •   1.问:报考硕士研究生是否必须进行网上报名?  答: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硕士统考考生以及推免生在不同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统考考生报名网站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yz.chsi.com.cn或yz.chsi.cn。统考考生网上报名后,还要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推免生应在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报名、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2015年起推免生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2.问:如何进行网上报名?  答:首先需要注册为学信网用户,注册成功后登录研招网,在个人中心点击“网上报名”链接,按步骤开始网上报名即可。统考网报产生9位数字的报名号,则表明报名成功。请牢记注册账号、密码和报名号等信息。  注意:统考网报如果选择的报考点需要网上缴费,那么缴费成功后才算报名成功。  3.问:网上报名的有效时间?  答:统考网上报名时间(预计):第一阶段时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至22:00;第二阶段时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至22:00。两阶段的报名均为有效报名,考生无需重新填报。  推免生网上报名时间(预计):9月28日至10月25日。  4.问:港澳台地区人士和外籍人士可以网上报名吗?  答:招收港澳台地区人士、外籍人士为硕士生的管理办法由教育部另行规定,正常情况下均不在本网站报名,建议考生与招生单位联系确认。  5.问:提交信息后跳回首页是怎么回事?  答:页面停留时间过长,或者网络不稳定导致,建议提前了解2015年统考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并更换上网环境。  6.问:在修改报名信息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已经填写过的选项提交时仍提示不能为空?  答:主要是由于上网条件所限,毕业院校、毕业专业等项重新选择即可,同时建议考生更换上网环境或避开高峰期进行填报。  7.问:什么叫“同等学力”?  答:同等学力是指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层次的学历,而具有同层次学力水平,初步认定为同等学力。  8.问:现场确认时间及程序?  答: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21年11月...
    2021-08-17
  • 1.考研预报名:针对本科应届生开放,据往届生表示,也可以参与  预报名时间预计: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至22:00)  预报名入口(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未开通  2.考研正式报名  正式报名时间:预计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报名入口(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报名流程(可参考预报名)  (1)注册网报系统  (2)登录网报系统  (3)填写网报信息  (4)生成并牢记网上报名号  要注意的是:  (1)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均有效,无需重新填报。  (2)牢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录账号密码,因为后续打印准考证以及考完查分、调剂等均会用到。  (3)牢记生成的网上报名号,现场确认时需要用到。  缴费  分为网上缴费和现场确认缴费两种形式,以各省份公布的报考公告为准。  注意:若为网上缴费,那么在网上报名生成报名后后进行网上缴费,报名流程才算完成;若为现场确认缴费,则没有这一步,现场确认时缴纳报考费即可。  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多为11月上旬,以各省官方公告为准。  打印准考证  打印时间准考证通常在初试前10天可开始打印。 ...
    2021-08-17
  •   1.考研大纲发布:认准官方正版  历年考研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大纲面世前后,市面上会涌现出一批“相关产品”,它们大部分都是根据大纲编写的解读、解析,特别突出了“大纲”字样,往往让考生误认为大纲本尊。此外还不排除有盗版大纲的出现,很可能因印刷、装订成本低而出现各种错误,害人不浅。因此,建议考生如果想把大纲作为参考资料,还是要擦亮眼睛,认准官方正版。  2.考研大纲解读:关注网络解析,明确考点变动  大纲到手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对照往年情况,发现其中的变动点。因为在大纲发布之前,我们都是根据往年的大纲来指导考研复习的,新大纲一旦到手,就需要立马完成“翻新”工作。客观地说,这些网络资料的参考价值是很大的,旨在为考生提供便利、节省力气。考生可以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再去利用大纲进行复习,既能促进记忆,也能加深理解。  3.考研大纲利用:全面、客观、实际  大纲是可以伴随整个考试过程的教材,许多小伙伴也是认准了大纲,把它当做第一手复习资料。但是,对大纲的利用要全面、客观、实际。既要关注有变化的地方,因为它们往往是当年考试的高频考点,同时也要兼顾那些常年不变、看似不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些不变的重点才是真的重点,很有可能逢年必考。此外,也不要过分依赖大纲,神话、夸大它的作用,毕竟再有效的复习资料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复试还是要脚踏实地、讲究实效。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的条件越来越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甄选和辨别障碍。因此,提醒大家在大纲发布之前保持冷静,不要被海量信息冲昏了头脑,找到最权威、最正确、最适合自己的复习之道才重要!  4.新旧考纲的系统对比与梳理  这一点,对于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的政治科目来说,尤为关键。特别是许多小伙伴都会在新的大纲发布之前,就已经进入政治的复习,如果不厘清考纲变化,就会造成知识点的疏漏。因此建议每一位考生都依照最新的考纲和大纲解析,再对比去年的考纲,把增加、删除或修订的考点整理出来,要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的变化。我们应该先关注新增的考点,它们意味着会出现新的考察知识与题目。而在有些章节,比如毛中特部分,新增的考点往往还意味着党和国家在整体政策方面的调整,这对于后面的材料分析与时事政治分析题的准备也有重大影响。  修订的知识点是其次需要关注的地方...
    2021-08-17
  •   一、调整心态,平和等待考纲发布  考研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新考纲规定了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因此,考研大纲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通过历年考纲内容来看,除了考研政治会出现较大变动外,考研英语和考研数学一般来说变动不大。因此考生无需做太多的猜测和焦虑,现阶段只要按原定计划复习,静静等待新考纲的发布即可。等2022考研大纲发布后,再做适当的内容调节。  二、考研公共课  政治:一般来说,考研政治大纲的变动最大,但大家总不能等到大纲发布后再备考吧,否则为时过晚。暑期阶段同学们可以对政治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总结,熟悉内容,待2022考研新大纲出台,再对变动的知识点进行增补和更新即可。  英语:考研英语复习可谓是贯穿整个考研复习始终,单词、语法、句子、作文……建议大家结合最近十年真题,总结出题技巧及解题思路,每天用3到4个小时来学习英语,而且尽量安排在下午,和初试时间保持一致,进行高效的英语复习。  数学:提到考研数学复习,无非就是刷题刷题刷题。暑期阶段,大量的做题是必须的,但是一定要保证做题质量。对于做错的题,不会做的题,一定要剖根问题,并且建立错题本。  三、专业课复习要全面把握课本  对于招生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同学们一定要基本了解全部课本的内容概况、体系结构。针对书中的专业术语,比如名词解释,一定要争取记住。课本至少看三遍,有理解的看,结合全书体系看,而不是死记硬背,走马观花!  你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像知识点、名词解释这样的,通过这种方法更容易记到脑子里哦! ...
    2021-08-17
  •   一、基本考情  单选题号9-12,多选择题27-29。命题规律与往年一致,主要考察近代史。现代史在单选题与多选题中各考察一道,其余都是近代史。  上篇旧民主主义革命2道题,分别是9、27。9出自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考察洋务运动时期官督商办企业的性质;27出自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察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的原因。  中篇新民主主义革命3道题,分别是10、11、28。10出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察抗战胜利的关键;11出自为新中国而奋斗,考察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什么;28出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考察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构成。  下篇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考2道题,分别是12、29。12出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考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执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政策;29出自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察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时期取得的成就。  二、难度分析  总体难度适中。单选题以识别记忆为主,多选择侧重于理解分析。今年单选题9、10、11、12都是识别记忆题,多选题29也是识别记忆题,注重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7、28侧重于理解,要求考生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今年紧扣考试大纲,与去年一样没有偏题怪题,题目都是考生反复复习的基础考点和重点考点。  三、22年考生学习建议  首先,中国近代史纲要注重从时间轴的角度去学习,从大的时间角度掌握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知识,切忌犯时间错位的问题。  其次,要注重近代史的复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选择题注重考查近代史,现代史考察较少,但是现代史经常出现,因此也不能忽略对现代史的复习。  再次,要注意与毛泽东思想部分的结合。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很多知识与毛泽东思想部分考题是高度重合的,在考试方式上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考察的,因此在在复习时应做到两部分不分家,达到融会贯通。  最后,要注意时政热点。结合时政考查中国近代史纲要一直是命题的趋势和重点,因此考生可以结合周年纪念以及重要领导人的讲话,多与可考查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内容进行着重的把握,真正了解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意义,以过去看现在,以史为鉴,真正把握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 ...
    2021-08-17
  •   没错,打开试卷,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熟悉的周年事件——抗美援朝,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这一刻是不是被惊喜到了?是不是自己十分熟悉,已经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一个事件?不要急,看到这里,也只是第一份惊喜,接下来的问题还会更惊喜。第1问是:中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定需要“非凡气魄和胆略”,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形势和党的任务分析。第2问是:为什么说“抗美援朝胜利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是不是感觉到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从今年整体的试题情况来看,难度确实较小,同时,在同学们的呼声中也能看到同学们对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当然,在今年中国近代史纲要题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它较于去年的简单。而且看到了中国近代史纲要命题的基本思路。  第一,周年纪念是核心考点。综合历年中国近代史纲要题来看,除了2015年的“马克思进文庙”之外,几乎都沿袭了出周年纪念这一传统。这就提醒了考生,不要错过一年中的任何一个周年纪念大事件。当然,也要重点关注一下重大纪念日的领导人讲话。这样,如果在答题过程中无法确定答什么,还有可能凭借着对材料的熟悉掌握,在材料中总结提炼一些答案内容。  第二,主线知识是主要提问方式。  今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的两个问题完全没有脱离主线,第1问实际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背景,第2问就直接问出了抗美援朝的意义。答出这两点,中国近代史纲要你就妥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对知识的主线知识的熟悉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
    2021-08-17
  •   1.材料的选取—热点问题  今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析题选取了抗疫精神的材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贯穿2020年始终,是今年最大的社会热点。这类材料成为今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析题的材料,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一些考生反馈在考场上看材料是非常感动,这完全体现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材料的时政性、正能量和思想导向。  2.问题的提出—核心和规范  自2010年到2020年的11年试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分析题数量都保持在2个,今年也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延续了2个问题的设置。整体的问法比较规范,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第一问从抗疫精神出发考察了中国精神,第二问则是考察伟大抗疫精神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负担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基一共包括思想版块、道德版块和法律版块三部分,2021年试题两问都是从考查思想版块,这也符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主观题出题规律。2011、2014、2018、2020年主观题均考查了思想版块,考生在今后的复习主观题要注重思想版块复习。  3.答题的开放—灵活与规范  抗疫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学生一方面回答中国精神的内涵,同时也要指出中国精神和抗疫精神之间的关联,并要注重结合材料。伟大抗疫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如何负担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学生同样需要从知识和材料两个方面去回答,从而形成完整的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材料的总结、归纳和概括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认真对待材料。  2016年考查中华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2017年考查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问题、2018年考查理想信念、2019年查考烈士精神和法律社会作用、2020年考查理想信念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考查抗疫精神,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目考查依旧突出思想立场和价值导向。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尽可能从题目和材料中找到相应的内容,覆盖考点,结合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多答出原理的内容进而尽量多的符合采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整体命题依然保持在相对简单的程度,评分标准方面同时也会比较宽松,考生在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分析题的复习中既要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识记,也要针对材料进行细致的总结和归纳,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复...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