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0
学历提升,资格考证
登录
注册

欢迎登录启航网校

立即注册

欢迎注册启航网校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最新资讯

启航网校新闻

  • 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引言: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任何一个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一、 章节结构和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长期性及重要意义,分析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论证了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关系以及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说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本章共有三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分析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指出了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介绍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是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及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的必要性,说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和意义。  二、 重难点分析:  1、 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1986年 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作了比较科学的概括,  1987年十三大对其作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并概括出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十四大说明了该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间的联系,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深化了该理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估计。最基本的、带有全局性的国情特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包括两层涵义:  ① 、 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
    2021-07-13
  •   第五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引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四个现代化”,如果再展开一点,那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就是经济现代化,“民主”就是政治现代化,“文明”就是文化现代化。强调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目标的统一。  一、章节结构和内容提要:  本章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它着重阐明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战略目标及发展战略的特点。充分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战略重点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说明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主要措施。  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介绍了我国建设的三大战略目标以及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主要阐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战略目标、战略步骤。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  ――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战略重点。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  ――从四点着重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  二、重难点分析:  1“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  (1)“三步走”的经济建设战略部署  第一步: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第二步: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十五大”的“新三步”规划:  第一步: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2050年(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发展战略的对策:  ①、 突出重点、优化结构  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与科技。  ②、 先富与协调发展  A、大政策——先富是手段; 大原则——共富是目的。  B、西部大开发——确保整体利益,体现民族团结。  注意:基础建设、生态平衡、产业结构、科教力量、开放力度。  ③、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台阶式”的...
    2021-07-13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引言: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是人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又一次革命性,开放是对全世界的开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一、 章节结构和内容提要:  本章重点回答了什么是改革开放;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怎样改革开放以及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这几个问题。同时就改革开放提出一切工作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的判断标准。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介绍改革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介绍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  第三节 坚持“三个有利?的判断标准  ――介绍“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的提出和坚持。  重点为第一、二节。  二、 重难点分析:  1、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  理论依据:基本矛盾运动结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前进的内在要求;  客观依据:  a改变旧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造成贫困的现状;  b 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  2、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方法和性质:  改革的性质——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对象——体制(不是制度);  目的——扫除阻碍发展生产力的障碍;  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方法——有导、有序地进行。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是关键。  4、对外开放的原因依据:  当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开放的格局: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重点是发达国家)、多层次的(沿海特区——沿海——沿江——沿河——沿边逐步开放)、多渠道和宽领域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世界市场)。  6、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1) 酝饪攀窃谧粤Ω∩系目牛?BR>(2) 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需要对外开放;  (3) 二者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7、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 基本概念简释:  1.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21-07-13
  •  第七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引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建设是国策的第一要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建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一、 章节结构和内容提要:  本章着重论述了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同时介绍了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本章是对当前经济制度的一个概括,对我们了解我国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章共有三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而且还深入分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性质和地位,充分说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实施的具体政策,同时说明保证这些具体政策顺利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要阐述了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重点论述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分析并论证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重难点分析: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这是由于:  (1)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经济是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4)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b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长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是发展非共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
    2021-07-13
  •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邓小平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江泽民  一、 章节结构与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基本特征;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以及依法治国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关内容。  本章分三节: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介绍了邓小平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说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重点讲解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方针、方法。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简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及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有关内容。  二、重难点分析:  1、 深刻理解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著名论断的含义和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广大劳动人民在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作为国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中实行民主,人民群众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作为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选举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即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  邓小平这段话的意义在于:  (1)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教训,特别是文革教训的昭示;  (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申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其本质特征包括: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共产党,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差...
    2021-07-13
  •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引言:邓小平指出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重指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一、 章节结构与内容提要:  本章详细讲了我们基本纲领的第三个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本章分四节: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简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析其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指出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说明文明与文化的一致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目标中又有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讲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基本内容,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繁荣各项文化事业。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介绍了我们文化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  二、 重难点分析: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  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统一体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同样,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如果只讲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不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那就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其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统一体中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  在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五大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是我党对马克思...
    2021-07-13
  •   有道德,是指要遵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本质特征的。它要求个人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代表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并使“五爱”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体现出来,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文化科学知识可以使人明德达理、陶冶心灵、提高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在当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缺乏科技知识或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有纪律,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增强法纪观念,自觉地遵纪守法。邓小平认为,要搞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在“四有”中,邓小平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因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有效地把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四有”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纪律是保证,文化是条件。“四有”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培养目标,“四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个培育目标的建立,符合教育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自身成长规律。它要求我们在培?;四有“新人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高奏时代旋律,着眼于建设,着眼于实践,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把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相结合,使培育”四有“新人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觉的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去奋斗、去完成。因此,培育”四有“公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到201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今后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2021-07-13
  • 2021下半年自考本科报名考试将于6月陆续开始,报名时间段为21年6月至21年9月。考生报名均在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官网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注意事项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者,不限性别、民族、信仰、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名。1.户籍部分地区要求新生具有本地户籍、当地居住证或个人参保证明,比如:北京市和吉林省。2.前置学历多数省份和院校要求,自考本科的考生在申请本科毕业时,必须提供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个别地区要求报考本科层次的考生须已经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3.网上报名前需去招考办现场采集信息绝大多数省份实行网上报名,但部分省份,如黑龙江省、江西省要求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到当地自考办采集个人信息,获取准考证号。4.现场确认新生注册成功后,须在系统提示时间范围内,携带身份证件到本市招考办进行现场确认,进行现场照相和采集个人指纹等,有些地区完全取消了现场确认环节,如广西壮族自治区;5.提前开通网上银行在网上报考科目,确认无误后,进行网上缴费。提醒:及时在报名范围内报名,尽量避免在报名的截止日进行报名,以免网络拥堵错过报名。提醒:及时在报名范围内报名,尽量避免在报名的截止日进行报名,以免网络拥堵错过报名。6.报考医学/公安相关专业有特殊要求护理学专业新生报名办法: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0号)文件精神,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护理学专业(专、本科)新生报名时,考生必须具有由国家卫计委(或原卫生部)颁发的《护士执业证书》。须持《护士执业证书》原件、复印件,到首次报名招考办交验备案,同时本人签署《〈护士执业证书〉真实有效承诺书》(一式两份,市地招考办、考生本人各执一份)。公安管理本科:凡报考本专业的公安干警、武装警察和保卫干部(新考生)应先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由公安机关审核批准后统一向当地自考办办理集体报名手续(或在个人注册完成后3天(工作日)内,向当地自考机构提交当地公安机关同意报考介绍信,办理报名资格审核手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自考考试报名在哪里报名?”,希望对考生了解自考考试相关信息有所帮助。...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