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
发布时间:2020-10-13
发布来源:启航网校发文
点击量:99
1.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考试中的常考点,考生要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把握,能够在给出特点后准确地对应到相应的阶段上。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观点考查和分析儿童对对偶故事的回答,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阶段,具体为:(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2—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2)他律阶段(5—8岁),他律阶段的儿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来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的,完全服从于成人或规则就是对的,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3)自律阶段(9—11岁),自律阶段的儿童判断事物能基于自主个体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的关系。他们把规则看成是灵活的,彼此都认可的,是可以协商的,与合作以及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就是对的;能考虑到犯错误者的想法去评定错误。本题中,儿童已能够意识到规则的可修改性和可协商性,因此已到达自律阶段。
2.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好孩子”定向阶段、权威定向阶段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原则定向阶段
C.原则定向阶段、良心定向阶段
D.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所以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即好孩子定向阶段。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决定)。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选项中.原则定向阶段是第六阶段才出现的,与良心定向相同。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是第四阶段的水平。因此本题选D。
3.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具体运算阶段
D.习俗水平
D
参考解析:科尔伯格提出人类道德发展由低到高要经历三个大的阶段,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这种道德发展水平与年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对应的。一般9岁以下的儿童及少数青少午处于前习俗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年人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题干中要求指出大多数青年和成年人处于的道德水平,因此选D。习俗水平
4.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科尔伯格
D.罗杰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皮亚杰独创临床研究法,即谈话法,通过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来揭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科尔伯格则开创道德两难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对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以此来判断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在依从阶段,儿童的行为还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个阶段是认同,这个阶段儿童的行为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儿童虽然对道德行为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但能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内化就是思想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的已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因此,第二个阶段是认同阶段。
推荐阅读: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
免责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以上内容由启航网校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为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