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0
学历提升,资格考证
登录
注册

欢迎登录启航网校

立即注册

欢迎注册启航网校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最新资讯

启航网校新闻

  • 【A1/A2型选择题】1.小脑疾患步态呈(  )。A.蹒跚步态B.慌张步态C.跨阈步态D.酒醉步态E.共济失调步态2.在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胆盐B.乙醇C.Hp感染D.非甾体类药物E.胃酸与胃蛋白酶3.支气管扩张常见病因不包括(  )。A.麻疹B.百日咳C.急性呼吸道感染D.肺癌E.肺结核4.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B.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葡萄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5.乳房淋巴液输出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经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B.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C.经胸大、小肌间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D.经皮下交通淋巴管→对侧E.经深部淋巴网→肝脏答案与解析1.D【解析】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病、乙醇及巴比妥中毒;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病患者;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病变患者。2.E【解析】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粘膜的侵袭因素超过粘膜自身保护因素的防御能力的结果。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是溃疡形成的最终条件,是在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3.C【解析】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所引起。病因以婴幼儿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肺结核、重症肺炎、COPD、肺癌等也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引起支气管扩张。4.B【解析】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5.B【解析】乳房淋巴液输出有四个途径。①向外上:大部分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②向内:内侧部分经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③两侧乳房皮下的淋巴管交通支;④乳房深部淋巴网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2020-05-13
  • 【A1/A2型选择题】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与护理伦理规范不符的是(  )。A.奉献精神B.自身安全为重C.协作精神D.敬业精神E.科学精神2.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为出生后(  )。A.6~8周B.3~4个月C.1~1.5岁D.2岁E.2~2.5岁3.慢性胃炎的确诊依据是(  )。A.胃液分析B.X线钡餐C.胃镜检查D.腹部B超E.腹部CT4.护理人员在未取得执业证书期间可以独立进行的临床护理工作是(  )。A.与患者沟通,观察病情B.肌内注射C.过敏试验D.给患者服药E.静脉穿刺5.腹外疝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是(  )。A.慢性咳嗽B.长期便秘C.排尿困难D.腹壁有薄弱点或腹壁缺损E.重体力劳动答案与解析1.B【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的伦理要求:①救死扶伤,敬业奉献;②集体第一,兼顾个人;③保护生命,严谨认真;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2.C【解析】前囟为顶骨与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为1.5~2cm,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1~1.5岁时应闭合。3.C【解析】胃镜及活体组织学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关键。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活体组织检查可进行病理诊断。4.A【解析】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士称为临床护士,未助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士称为助理护士。临床护士主要负责为患者做治疗,助理护士负责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5.D【解析】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形成。腹壁薄弱、缺损和腹腔内压力过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腹壁薄弱或缺损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腹壁缺损常见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组织结构非正常地穿过腹壁,例如精索或子宫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腹环、脐血管穿过脐环等。腹股沟三角区的组织结构相对薄弱,是易发生疝气的部位。后天的腹壁缺损主要是由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或腹壁外伤、感染等造成。...
    2020-05-13
  • 【A1/A2型选择题】1.哮喘发生的本质是(  )。A.基因遗传B.环境因素影响C.呼吸道慢性炎症D.呼吸道高反应性炎症E.神经介质平衡失调2.中毒时最首要的处理是(  )。A.清除进入人体的毒物B.使用抗生素C.对症治疗D.使用特效解毒药E.立即终止接触毒药3.母乳中含有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免疫物质是(  )。A.SIgAB.SIgHC.SIgMD.巨噬细胞E.淋巴细胞4.国际抗癌联盟组织针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提出TNM分期法,其中N代表(  )。A.原发肿瘤B.淋巴结C.远处转移D.血行转移E.种植转移5.内生殖器不包括(  )。A.阴道B.阴蒂C.子宫D.输卵管E.卵巢答案与解析1.C【解析】呼吸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平滑肌收缩,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呼吸道重塑并进一步加重呼吸道炎症过程。2.E【解析】急性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最首要原则);②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催吐、洗胃);③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④解毒剂的应用;⑤支持疗法。3.A【解析】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因子,尤其是初乳中含SIgA,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4.B【解析】国际抗癌联盟组织提出的TNM分期法: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淋巴结,M代表远处转移。再根据肿块大小、浸润程度在字母后标以数字0~4,表示肿瘤的发展程度。1代表小,4代表大,0代表无。有远处转移为M1,无为M0。5.B【解析】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其中,输卵管及卵巢统称为子宫附件。...
    2020-05-13
  • 1.心房颤动心电表现: ·心房颤动P无踪。·小f波乱纷纷。 ·三百五至六百次。·P-R间期极不均。·QRS当正常。·增宽合并差传导。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3.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4.心肌梗塞的症状:疼痛发热过速心;恶心呕吐失常心;低压休克衰竭心。5.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注:"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腑"--急腹症;"言"--急性心包炎)。...
    2020-05-13
  • 一、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与作用1.营养作用: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2、叶酸、泛酸、维生素K等2.免疫调节作用:产生多种抗原物质,刺激免疫应答,使免疫系统保持活跃3.定植抵抗力作用:通过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产生代谢产物等来杀伤入侵的有害细菌。皮肤的痤疮丙酸杆菌产生抗菌性酯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如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等。4.生物屏障作用: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通过黏附和繁殖形成一层自然菌膜,可抗拒致病微生物侵袭和定值。5.其他: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可降低胆固醇、降血氨、抗衰老。二、微生态的平衡与失衡平衡: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达到定位、定性、定量三个方面的平衡。失衡:(一)原位菌群失调: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①一度失调(可逆性失调):一部分细菌受到了抑制,而另一部分细菌却得到了过度生长的机会,造成某些部位正常菌群的结构和数量发生暂时性的变动。消除失调的因素后,正常菌群可恢复。②二度失调(不可逆性):正常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去除失调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调状态,不易恢复,即具有不可逆性。如慢性腹泻(肠炎)、肠功能紊乱及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阴道炎等。③三度失调(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原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决定性优势。发生三度失调的原因常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代之以暂居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而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失衡(二)移位菌群失调在医院中更严重的是移位菌群失调,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菌药物抑制或消失,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1.移位菌群失调的表现:①横向转移——从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②纵向转移——从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2.好发人群: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
    2020-06-11
  • 一、儿童期特点儿童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三大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过程;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个体差异性。(一)生长发育的顺序性自上到下——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近及远——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从粗到细——用拳掌握持,到用手指端摘取。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圆、画人。由低级到高级——先学会观看和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生长: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反映量的变化,可测量。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分化和成熟。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反映质的改变,不可测量。(二)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具有阶段性。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是头3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  )。A.学龄期、青春期B.学龄前期、学龄期C.幼儿期、青春期D.婴儿期、青春期E.新生儿期、学龄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婴儿期、青春期。(三)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最早)生殖系统发育先慢后快(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慢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约40周。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有重大影响。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死亡率较高。婴儿期 自出生到满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此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幼儿期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此期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性日渐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不断发展,但对自身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此期应加强防护,防止意外。学龄前期3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此期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日趋完善,智能发育更加迅速,自我观念开始形成,好奇...
    2020-06-11
  • 一、行为的定义及要素(一)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S-O-R行为表示式——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渥斯提出:S(stimulus):刺激O(organism):有机体R(reaction):行为反应(二)行为的构成要素1.行为主体(人)2.行为课题:行为所指向的目标3.行为环境:客观环境4.行为手段:方式、方法及所应用的工具5.行为结果:对行为课题所致影响二、人类行为的分类1.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决定,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包括摄食行为、性行为、躲避行为、睡眠等。2.社会行为:由人的社会性决定,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包括:学习、模仿、受教育、与人交往。三、人类行为的特性1.目的性:区别动物行为重要标志。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向促进健康的方向改善行为,因此人类行为的目的性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2.可塑性:年纪越小,其行为的可塑性越大,抓紧人社会关键期的教育,培养健康文明行为。3.差异性:人的行为因遗传、环境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健康教育的措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而异四、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1.反射:最基本的反射与本能行为相联系,为人类的适应行为奠定基础。2.自我控制:个体对自己部分行为进行控制,适应社会。3.调试:一般发生在协调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指个体与他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相配合、相适应。4.顺应: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适应客观环境变化。5.应对:指个体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为,以适应目前或长远的需要。...
    2020-06-11
  • (一)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先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腹白线发育不全;后天——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年老、久病或肥胖所致肌萎缩等。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便秘、咳嗽、排尿困难(如前列腺增生症、膀胱结石、包茎)、腹水、妊娠、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二)病理解剖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疝内容物——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以疝门所在部位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等。(三)临床类型1.易复性疝——凡疝内容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称为易复性疝2.难复性疝——疝内容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称难复性疝。3.嵌顿性疝——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4.绞窄性疝——嵌顿若未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程度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疝。...
    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