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0
学历提升,资格考证
登录
注册

欢迎登录启航网校

立即注册

欢迎注册启航网校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最新资讯

启航网校新闻

  • 皮亚杰: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格赛尔:心理学家,他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是格赛尔的著名实验。赫尔巴特: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学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同时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其作品为《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提出了和传统教育三中心相对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中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奈勒: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中存在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二必背知识点(二)”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09-18
  • 必背考点(简答题)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内容(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基础作用;(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起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简述课程的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布鲁纳等;(2)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3)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等。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二必背知识点(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09-18
  •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延迟模仿。(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不可逆。(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守恒、去中心、可逆。(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抽象、推理、假设、反思。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主体感对内疚感(3-6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以后),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二必背知识点(五)”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09-18
  • 简述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自我中心阶段(2-5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还是“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2)权威阶段(5-8岁),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已不把准则堪称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罚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述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二必背知识点(六)”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09-18
  •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首先,需要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学生观的核心,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所以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掌握5个规律,顺序性强调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顺序,教学启示是循序渐进;阶段性强调的是不同的年龄阶段,任务、主要矛盾都是不同的,教学启示是不能搞一刀切;不平衡性强调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教学启示是抓关键期;互补性强调生生互补和生心互补,教学启示是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强调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教学启示是因材施教。5个规律的定义需要重点把握,主要以单选题形式备考。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是材料分析题当中经常涉及的理论,在材料中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现在不好,不代表未来一定是不好的,要肯定学生的进步。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也是材料分析题中经常涉及的理论,要看到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只有犯了错误之后,他才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师资格笔试知识点学生观(考生收藏)(一)”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09-18
  • 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也就是思想、情感、行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有所成就的人。学生的独特性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是材料分析题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强调要把学生真正看做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也是材料分析题中涉及的重要知识。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第一条强调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差异,不能把老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材料分析题的重点,需重点把握。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
    2020-09-18
  • 1.教育起源2.古代哪些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三、四、五三个动因: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共同作用论(马克思主义)四个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和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五个规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6.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7.旧中国的现代学制8.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9.新课改课程结构调整新课改体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师资格备考10个必背知识点”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09-19
  • 1.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2.意志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型冲突3.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特尔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决定于先天因素,20岁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例如记忆力。晶体智力是后天习得的,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经验,在一生中一直发展,如阅读能力。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3-6岁)的主要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2岁)的主要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春期(12-18岁)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泛化和分化桑代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分6.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学习主要通过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以及并列结合学习实现,为了实现有意义学习,有时需建立先行组织者。他把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的,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分。奥苏贝尔有意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具有的逻辑意义;主观条件是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②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7.学习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中等程度的动机及其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3)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维纳成败归因理论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2)让他们观察那些学习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取得成功的学习行为,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由此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3)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找出可以改进的因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增强获得成功的自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1)树立学习目标(2)培养学习兴趣(3)了解学生个别差异(4)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激发:(1)...
    2020-09-19